王国藩“穷棒子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西铺村王国藩领导本村23户贫农创办的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又被人们称作“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该社以其“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事迹和取得的非凡成就,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面红旗,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 “共和国的功臣”。
西铺村位于遵化市城东四十里的建明镇,以前叫四十里铺,后来一条小河从街心穿过把村子分成了东西两半,东半边叫东铺,西半边叫西铺。就是这个地处燕山腹地的小山村,在王国藩的带领下,依靠“三条驴腿”创办了“穷棒子”社,她的名字曾响彻中华大地!
②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土地改革运动在西铺展开,1952年全村农民每人平均分到了1.6亩土地。③1949年7月,西铺村边的沙河洪水泛滥,冲毁90多亩土地和14间房屋,庄稼夷为平地,农民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2)抱团寻出路 成立互助组
②齐工找米:互助组各户之间,劳力与劳力或畜力与畜力,及劳力与畜力之间“换工”,到年底结算“找齐”。春天各农户的农力和畜力都作出价来,以小米计算,齐工时农户互助双方算出使用对方多少“人工”和“畜工”,差额部分按每个工3.8斤小米找齐。
③西铺互助组在农业生产上获得好收成,60多亩产量达到126斤,没有入互助组的农户亩产仍然八九十斤。
(3)人穷志不穷 创办合作社
③“穷棒子社”成立之初,只有三条驴腿,被村里一些富裕户讥笑为“穷棒子社”。王国藩确定了一条重要的办社原则:“咬紧牙关、勒紧腰带,顶住一切困难,既不求人告借,也不向国家借取贷款,凭着自己和社员们的双手,来彻底改变本社的贫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