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凝聚着我市历经数年的接续奋斗和追求。当下,创建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人人参与”、共同创建,党员干部更应在创建过程中率先示范、引领动员,做到思想认识上领先一步、示范作用上领先一步、文明表率上领先一步,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这两块“金字招牌”冲刺。系列评论《“双创”双胜,推进遵化高质量发展》今天刊发第四篇《共建共享,让广大群众成为可敬可爱、干事创业的创建主体》。
自开展“双创”工作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大整治、大提升,全市呈现出城乡环境进一步改观、公共秩序进一步改善、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群众认同日益提升的良好态势。攻坚还在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体的“双创”工作,是一项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的社会性、群众性活动,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活动的主体发起者虽然是市委市政府,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建主体却是群众。“众人拾柴火焰高”,“双创”工作需要始终发挥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让文明热情、厚德重义的遵化人成为可敬可爱、干事创业的创建主体。
“双创”工作事关全市人民的福祉,承载着遵化78万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是一场众志成城的城市大考,站在抢抓机遇、推动遵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拐点,其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突出“凝聚群众共识”。人心齐,泰山移。群众共识是群众参与“双创”工作的思想基础,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始终把文明城创建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围绕“八大环境”,开展了一系列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呈现出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公共秩序逐步改善、城市管理日趋改进、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群众认同日益提升的良好态势。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为深层次推进创城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自2016年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域旅游创建当成一项重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三年多来,金融街古泉小镇、碧桂园恋乡小镇、南山常乐谷等一批优质文旅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鲁家峪文旅教育基地、北大青鸟遵化康养基地等项目扎实推进,支撑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也就是说,今年既是文明城创建的决战决胜之年,三年创建成果都将在总评时直接体现;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之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凝聚群众共识,就是要将群众的思想拔高,让人人都知道双创取得硕果,将是对美好生活愿景一次迈进,一次圆梦,因此必须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发现、寻求“双创”工作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使创建活动更加贴近百姓、紧扣百姓所需、反映百姓心声。要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共识,突出“双创”的具体工作内容,加大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密度,强化公益广告、标语等社会宣传力度,提高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热度,使“双创”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深入人心,引导群众形成共识,让群众感到“双创”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激发支持创建、投身创建的合力。
“双创”工作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进行,两路齐驱,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站在抢抓机遇、推动遵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拐点,其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突出“过程群众共建”。群众广泛参与共建是“双创”工作的力量源泉。“牢牢把握机遇,背水一战、全力冲刺,确保高分过关、一役达标。”在攻坚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动员令,吹响了我们再次出发的嘹亮号角,凝聚起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引导着广大群众以同一股力量、同一个意志向着同一个目标奋勇前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针对群众参与的特点、方式,突出“参与什么”、“如何参与”,搭建群众广泛参与“双创”的各类活动平台,丰富群众参与“双创”的有效载体。要强化群众互动,有效发挥各类平台作用,不断拓宽群众参与创建的互动渠道,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要强化自我提升,有效运用社会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激浊扬清,提高市民群众文明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让不文明行为无地自容,让不文明者不再“任性”。要把市民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根本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一批名副其实的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高。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始终制约着高质量发展进程。当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随着金融街古泉小镇、碧桂园恋乡小镇、南山常乐谷等一批优质文旅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或竣工投运,相信未来,旅游产业必将成为支撑遵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带动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实现一业兴、百业旺,为“双创双赢”奠定坚实基础。
“双创”工作决定着遵化的品味、遵化的品质、遵化的发展、遵化的未来,站在抢抓机遇、推动遵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拐点,其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突出“工作群众共评”。群众满意度是“双创”工作的根本标准,历经打击非法采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冠疫情防控、砂石料源头企业和重型车辆管控多场攻坚战,我们已经形成了“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新风正气,打响了“志愿遵化、仁爱永驻”品牌,特别是一直以来,我市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工作添砖加瓦。我们各级要拓宽群众评价渠道,创新群众参与评价的方式,搭建群众评价的载体和平台,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更多听取群众意见,让更多群众拥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要拓展群众评价范围,实行群众对“双创”工作决策、实施、成效等环节的全程参与,变群众事后监督评价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评价。要注重群众评价作用,对群众的评价有回应、有交待,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工作,相关部门要公开整改承诺,使“双创”工作成为“阳光工程”。
“双创”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抢抓机遇、推动遵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拐点,其深远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突出“成果群众共享”。成果共享是“双创”的根本宗旨,广大群众是这场攻坚战中的受益者,更是创造者。唐山市在2011年就已经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在河北省也排在前位,同时,我们有金融街古泉小镇、恋乡小镇等特色小镇的金字招牌,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全域旅游和文明城创建工作。无论是宣传五张靓丽名片,宣传弘扬我们“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新风正气,还是进一步打响我们“志愿遵化、仁爱永驻”的品牌,都需要社会公认、叫得响的金字招牌做支撑。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的荣誉,含金量高,社会影响大,创建成功之后,必将全面提升遵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随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纷至沓来的是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真正受益的正是我们广大群众。发动群众力量,共建共享,是创城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广大群众参与双创的强大动力。围绕群众最关切、最现实的卫生环境、交通秩序、政务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问题,全面实施整治、建设工程,让群众在工作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明显变化,使“双创”工作真正成为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让广大群众成为可敬可爱、干事创业的创建主体,打好“群众”这张牌,就等于抓住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牛鼻子,就等于抓住了“双创”工作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双创”才能贴近群众,符合群众实际,才能夯实群众基础,才能连民心、接地气,才能催生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促使“双创”工作拔节抽穗、开花结果,确保“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