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唐山:高质量发展刷新百姓获得感

作者:遵化文明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9-29 00:00:00

璀璨的夜色,繁华的都市,幸福的日子。

出行便利,生活便利。

生活富庶,安居乐业,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大地震伤员,40多年来得到社会各界始终如一的关爱。

现代化大型商业中心,市民购物、餐饮、娱乐,一站解决。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巨变:全市拥有小学1131所、初中256所、普通高中76所、幼儿园199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9%;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卫生监督、药品保障等全省领先的服务体系业已建立;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74.42万人……

  砥砺前行,赓续奋斗。70年来,唐山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多元开放的教育格局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新式教育起步较早,一些中等、高等学校因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国内外,唐山交通大学被誉为“东方康乃尔”,河北滦县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唐山中学、私立开滦中学、私立丰滦中学等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新中国成立后,唐山教育事业始终紧跟国家的需求和时代的脚步。

  1948年12月唐山市获得解放,唐山专区和唐山市相继成立教育行政机构,实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一方面继承老解放区的成功经验与光荣传统,一方面学习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到1957年,市区及各县共有幼儿园42所,小学3840所,中学113所,师范学校3所,教师进修学校9所,农业中学111所,中等技术学校110所。

  为了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1958年,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教育革命”,推行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改革。历经“大办教育”、压缩调整和全日制中小学试点工作的展开,到1965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5所,中等技校36所,普通中学118所,中等师范学校2所,农业中学395所,小学4574所,工农业余教育在学人数近42万人。

  而后的十年动乱和1976年的大地震,使唐山市的教育事业受到重创,教育结构混乱,师生伤亡惨重。1976年10月,唐山市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废墟上起步的唐山教育开始大步向前。

  唐山市在1985年普及了小学教育,199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基”,2001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06年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了15年基础教育,2009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1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市,2016年成为全省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市。

  早在1988年,唐山市便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多渠道筹资办学优惠政策。2000年以来,唐山市利用十年时间,累计投入43.5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工程、陈旧校舍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4年以来,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到目前,全市已投入5.5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薄弱学校347所。

  截至目前,唐山市现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3466所,在校学生(在园幼儿)总数112.1万人。其中,幼儿园1990所(含小学附设园),在园幼儿22.1万人;小学1131所,在校生52.4万人;初中256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25万人;普通高中76所,在校生12.5万人;特教学校13所,在校生1150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9%。

  进入新中国成立的第70个年头,唐山教育在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下,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教育新地标、京津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疏解的聚集地。

  2019年全市重点实施100个工程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40所,其中主城区新增公办园11所,目前开工率达到95%,完工率达到25%;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其中主城区4所,开工率达96.7%;启动新建、改扩建学校16所,开工率达到62.5%;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2个,建筑面积38.9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总量达16.32亿元,目前开工率达到75%,年内将有4所投入使用,到2021年底,12个项目将全部投入使用;引进河北科技学院曹妃甸校区建设项目,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至四标段内外装修施工,五标段完成内外装修及安装工程的75%。

  与此同时,唐山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加快教育集团化发展。唐山一中与路北区、迁安市、曹妃甸区,唐山二中与迁西县分别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实质性开展合作办学。路北龙泉、路南友谊、迁安一中、遵化一中等7个教育集团挂牌成立,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唐山市依托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职院和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29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先后组建了3个“中高职院校联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新路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形成品牌,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为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唐山市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安全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大力深化教育队伍改革,全面启动“国培计划”项目和“双赢”工程,全市7200名教师接受培训,1192名师范生参加了为期15周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目前已确定交流教师人数573人;引进优质师资,年内市直教育系统计划引进博士78人、硕士研究生170人、本科生37人。二是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组织开展了学校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全市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全市教育系统“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暑期汛期学校安全大检查、全市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集中专项行动,集中消除各类问题隐患。三是认真推进两个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暨学准则铸师魂“承诺、亮诺、践诺”活动,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划片招生原则,全面实施“阳光招生”。

  日臻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唐山市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卫生战线广大干部、卫生技术人员努力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彻底改变了过去卫生事业极端落后的状况,使唐山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在1987年至2009年的22年间,全市卫生系统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为统揽,为加快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1987年以来,唐山市卫生改革与管理由浅入深,由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由打破“一刀切”“独家办”“大锅饭”到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保健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全市县以上西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97个,较1987年增加22个,实有床位、专业技术人员增加74.04%、37.77%。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卫生技术人员较1987年分别增加37.5%、405.8%、340.36%。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至2005年,已初步形成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平均2.5万城市人口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累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54.6万份,诊疗112.48万人次,建立家庭病床3.51万张。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到2015年,唐山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12个县(市、区)21家县级医院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药品零加价销售让利1.3亿元,全市16家城市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如今,在唐山1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建立起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卫生监督、药品保障等全省领先的服务体系,成功打造分级诊疗、慢病防治、第三方调解等全国领先的“唐山模式”,成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2014年以来连续5年被河北省政府评为医改工作先进市,2019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7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国家级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发展到9345个,医疗病床总数达到4.89万张,现有卫生工作人员6.94万人,与建国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11倍、85倍和141倍;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9人增长至2.8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62人增长至2.75人,每千人口床位数由4.51张增长至6.16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新中国成立的第70个年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健康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健康发展。

  综合推动医疗康养高地建设。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设有县级公立医院的12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组建了1至2个县域医共体。加大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投入,已建成29个功能完善的医联体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医联体内部患者病历信息共享、影像资料实时传输以及专家面对面网络会诊。加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制定了《唐山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各二级以上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和义诊活动。全市组建以二级以上医院医师牵头,互惠互利、上下组团的签约团队,落实“1+1+1”契约服务,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增强百姓获得感。目前,签约率达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0%以上。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建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现新跨越。我市是全国第二批、河北省首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市,多项医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唐山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市直属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全面完成,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实施,C-DRG收付费试点改革启动运行,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四医联动”机制得以进一步完善。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1所国家级、2所省级试点医院,20所市级试点医院全部完成了《医院章程》的制定;6所直属公立医院已完成了441名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工作,5家医疗机构完成了院士工作站申报工作;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总金额24.95亿元,其中基药采购金额8.05亿元,占比为32.26%,确保了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

  深入实施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发展,解决唐山市医疗技术、信息水平相对落后问题。今年内所有三级医院、县(市、区)人民医院均建立市本级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实现与北京、天津知名医院联网互通;新签署一批合作协议,合作领域由全面合作向专科专病领域拓展,组建专科联盟。截至目前,唐山市二、三级医院与京津知名医院签署技术项目合作协议56个,开展合作项目75个,为唐山市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传递温情的社保网络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

  时代变迁,这张心系民生、传递温情的社会保障网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十五”期间,唐山市累计支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4.94亿元,累计支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1.92亿元。建立并完善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机关养老保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为基础,各种补充医疗保险和特殊群体医疗保障为辅助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障机制已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更加惠民。唐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将农民合同制工人纳入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体系,率先实现了“全民医保”目标和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到“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分别达到161万人、206万人、75万人、85万人、105万人,较“十五”末净增30万人、123万人、6万人、36万人、61万人,各项保险覆盖人数居全省前两位。新农保试点县(市)区达到10个,参保122万人,试点数和参保数居全省首位。

  “十二五”时期,是唐山市人社事业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人社政策密集出台、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覆盖183.1万人、221.4万人、81.1万人、116.9万人、137.7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覆盖33.1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

  今年以来,唐山市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不断密织社会保障网,全面建成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承办了全省全民参保集中宣传周启动仪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降费降基带给企业和个人缴费成本降低的政策红利,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全员参保、全险种参保,引导小微企业和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主动参保、持续缴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74.42万人。

  ——强化扩面征缴攻坚。全面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改革,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通过强化工作调度、扩面提质、缴费核基、政策扶持等超常举措,千方百计增收保支,实现征缴收入逆势增长。今年1-6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征缴收入58.11亿元,同比多征6.32亿元、增长12.21%。

  ——进一步完善联合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工伤认定调查工作。建成“工伤保险合作调查指挥中心”,配备了手持终端,统一了核查证件,实现了合作调查操作标准化,今年1-6月全市共完成合作调查3942件(累计10348件),现场调查率提高到81%,发现假冒工伤案件217件,其中死亡案件19件。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为3685人发放企业职工技能补贴600.45万元,为20316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36亿元。

(记者 赵珺 媛媛/图片 记者 吕光宇 摄)


       || 友情链接

        河北      贵州      北京      四川      重庆      山东      湖北      云南      福建       上海      陕西      辽宁      新疆      安徽      甘肃      黑龙江      浙江      广东      山西       海南      江西      宁夏      湖南      河南      广西          芜湖      威海      武汉      绍兴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