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打破了原有的祥和。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心信心心连心。
在遵化,在“当代愚公”和“穷棒子”精神的故里,有这样一群人,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有这样一抹红,不分昼夜冲在一线,有这样一股暖流,浸润着78万父老的心。爱心捐赠,志愿服务,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一场爱的接力赛正在遵化大地上演。
1月29日,《急需这些物资!遵化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正式发布并被迅速转发,疫情牵动着每一个遵化人的心,点击量持续攀升,捐赠电话响个不停。
摄影:孙博
1月30日,可信医药有限公司捐赠的首批10万元物资到位;1月31日,忆恒实业有限公司、恒威矿业有限公司分别捐赠1000万元;
随后,港陆钢铁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元,唐山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元,宝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纷至沓来。
人大代表站了出来——美客多集团董事长胡晓江捐赠20万元现金和价值30万元的物资;遵化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凯歌儿集团董事长邱凯捐赠消毒液、护目镜等价值30万元的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在捐助现场,他的话铿锵有力:“做为一名企业家,做为一名中国人,这个时候,就是要有民族大义,有家国情怀!”
政协委员站了出来——龙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桂忆辉捐赠30万元现金和10吨84消毒液、5000只口罩;
爱心志愿者团体站了出来——团委、工会、妇联,惠和医药、新华眼镜、新华书店、善行天下、文化艺术中心、冬日暖阳、阳光雨露、志愿者们筹集的急需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抗疫一线;
退役军人站了出来——建明镇鸡二村退役军人贾君然冒雪来到镇政府,捐款6200元;
中小企业主站了出来——位于该市三实小附近的商店老板免费向市民发放口罩10万个;
西留村乡朱山庄村蒜黄种植户向人民医院捐赠无公害蒜黄3000斤,向新店子镇医院捐赠500斤
朴实的老百姓站了出来——西留村乡朱山庄村菜农,东陵乡新立村、党峪镇杨家峪村的果农,纷纷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者送来了蔬菜和水果,杨家峪村的百姓杨庆丰说:“感谢你们为了我们的安全坚守一线,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希望病毒早日‘梨’开,所有人都平安健康!”
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了避免市民现场捐赠造成不必要的传染,遵化红十字会适时开通了网上捐赠便捷通道,你50,他100,“叔叔阿姨,这是我的压岁钱”“大侄子,这是我养老的体己钱”“同志,这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点心意”,企业、团体、市民,社会各界助力疫情防控的爱心通过网络,传送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遵化势竹矿业有限公司向遵化市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用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后,又向苏家洼镇政府捐赠现金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发稿前,遵化社会各界为阻击疫情捐款捐物已达5500余万元。爱心汇聚成信心,信心凝聚起力量,遵化各界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为防控一线增添了新的力量。
——“我要成为坚守一线的一抹红”!大年初二,遵化在全省率先发出《致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在避免规模性公益活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广泛招募志愿者,迅速组建了全面覆盖的志愿防控服务队。在村居卡口、在公共消毒区域、在防疫宣传一线,在排查劝返一线,668支志愿者服务队冲锋在前,成为最耀眼的红。
他叫王志国,侯家寨乡前后杖子村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一个半月前脚粉碎性骨折,看到村口设了防疫检查站,他柱着双拐坚持报名:“这点伤不算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志愿者,坚守一线我必须得去”!
——“宇宙无敌超级大闺女,妈妈已经离开你204个小时了,请原谅妈妈的不辞而别……等妈妈回来,一定给你讲发生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故事……”近日,在遵化东新庄镇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致嘟嘟的一封信》,信的作者是东新庄镇的杨莹莹,做为一名护士,莹莹于1月26日出征武汉。字里行间,有一名母亲的脆弱,更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
我市确定5名符合专业要求、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担当意识、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组成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
——“我是党员,就得我先去”!在组建医疗救治应急队时,遵化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张爱军的一句话深深感染着大家。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声令下赴战场,不计生死挺在前。
全市7156名公职人员“双报到”深入一线,在17个交通卡口严格把控;在193个小区,24小时值班;在3748个楼栋口,随时掌握每家每户的动态。他们用责任,筑起了防控疫情的一道道防线。
——“各家各户注意啦”!大年初二的清晨,西下营乡东关村的大喇叭便响了起来:“目前抗疫形势十分严峻,任何人不准再串门子啦,有急事出门的必须带口罩。大门紧锁家里蹲,注意防护养精神,不传谣来不慌乱,喝水通风勤消毒。”疫情发展之初,遵化市就在全市648个行政村迅速建立了学雷锋志愿者广播站,广泛吸纳两委干部、“五老”人员、“乡贤骨干”担任广播员,利用接地气的广播内容,有针对性地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每天8小时,从未间断。
正如市委书记董学忠所说,“要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这一宣传媒介,依托志愿者广播站,向广大村民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弘扬新风正气,要使我们的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保障全体市民的生命安全。”
风雪路上的红马甲,疫情防控的逆行者。连日来,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民众,他们放弃团聚,不顾安危,披星戴月,熬夜加班,他们没有隔离衣,只有一个普通口罩,他们没有任何证件,只有一张群众熟悉的面孔,他们是这场战争中最动人的色彩,是冲锋在前的“累不垮的战士”!
据了解,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遵化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潜心创作、倾情抒写,先后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热情饱满的作品。截至2月7日,共创作歌曲5首、诗歌9首、书法26幅、国画17幅。这些作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凝聚起了群防群控共克时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