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门长,小区里的‘最强大脑’”
“楼门长志愿服务,换来社区仁爱永驻”
“织密防护网,最美街片长”
“街片长,村子里的‘小巷管家’”
近来,在遵化市的小区门口,乡村街头,一个个红色的条幅惹人眼球,人们用悬挂条幅的方式致敬为疫情防控做出积极努力的“楼门长”和“街片长”。


疫情防控期间,遵化市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在城市生活小区安排楼门长,在乡村安排街片长,逐级利用微信群发布信息、实时监督、调度反馈,实现信息指令的上传下达,在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及时回收掌握各户的动态信息,以及锁定重点人员,精准摸排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遵化,648个行政村,12327名街片长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了最基层。

在平安城镇,一群“50后”的“街片长”当起了“群主”,为疫情防控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50后”王金辉,平安城镇西小庄村的一名老街长。年迈的他对于智能手机可谓一窍不通。平时,他还总批评儿女们“玩”手机。这一次,为了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主动要求儿女们教教他怎样注册微信,添加好友、建立群组、发布消息。他一面似懂非懂地听着儿女们的“教诲”,一面笨手笨脚地操作着,在一阵忙乱之中,他看见以自己名字备注的“街道信息群”后,开心的像个小孩子:“哈哈,这功能太强大了,群主也是很牛的,不见面就可以帮镇村、帮老百姓做事了!”


马东村64岁的刘志国、夏家峪71岁的魏宝林、东梁各庄72岁的王连友等等。他们和其他街长一起在全镇39个村建立起976个街长群,分包了全镇14969户、46584人的防疫相关信息的反馈工作。为了不漏一户,他们有的还当起了“老师”,亲自教分包户里的老人弄微信、进群、看消息。

在侯家寨乡,各街片长们也是尽心尽责,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42岁的谭书红,是片石峪村的街长,在疫情防控一线,她带领值班人员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开展疫情筛查、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宣传单,认真做好信息登记。谭书红尽职尽责,每天都坚守在检查站,不畏寒风刺骨,逢车必检,逢人必测,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接到村书记的环境大扫除通知后,谭书红立即组织村里的妇女志愿者参加这次活动,对全村土堆、垃圾站点、草堆进行整理清运;对道路积雪、边沟及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并进行全面消毒,并且组织村民对自己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在谭书红的带动下,大家干的热火朝天仅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把村里去冬今春的垃圾能清理的都清理干净了。


在团瓢庄乡,周桥子村的一名街长张玉林主动请缨做志愿者,把最苦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在寒冬的晚上驻守村口,守护大家的平安。他一直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工作认真负责。作为一名街长,他把各个分包户家庭都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急他们所急,尽一切力量去帮助解决分包户所遇到的困难,即使退役了,他也没有忘记军人的使命。

在城市社区,4937名楼门长编织了一张社区防控大网。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楼门长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以最短的时间,迅速摸清了外来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同时,楼门长还是信息的收集员,居民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疑问或建议,楼门长会逐一收集并第一时间上报给社区,社区能够解决的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上报给街道办,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翟明宇是搬运站小区的楼门长,每天坚守在小区大门口,排查外来人员,登记、量体温、做宣传。有时,还要配合居委会干部们开展巡逻,劝导居民不串门、不聚会,远离人群密集地。晚上,还要汇总数据,总结一天的工作,安排第二天的值守和监测事项……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防疫阻击战中,他主动请缨,向居民委员会提出“志愿”申请。在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他说:“国家需要,我辈当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守护好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带给群众最大的安全与安心,这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贡献!”作为一名不起眼的楼门长,始终以守护居民安全健康为己任,做到逆风而行,迎难而上。

无论是“街片长”还是“楼门长”,他们主动担当,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织密疫情防控网,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力量,让我们向最美“街片长”“楼门长”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