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心灵的校园文化
操场上手绘院墙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学生们在经典中感受古人的生命智慧,丰富心灵;楼道内在养成教育的熏陶中,学生以“学会做人,做文明人”不断地塑造自我;墙壁上富有亲和力的标语及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时刻激励着师生要心怀感恩,自强不息,努力奋进;巧手画廊中学生的艺术作品定期更换,使他们的辛勤劳作都有展示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分享被肯定的喜悦。校园内,每一面墙,每一处设计,都成了教育的阵地,完全尊重残障学生的认知规律,简约易懂,彰显了特殊教育的特色。
智爱并行的特教课堂
近年来,乘着特殊教育改革的春风,该校加快推进课程改革,以变革课堂教学为抓手,努力构建“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课堂,为每一个残疾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听障班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分层、分类和动态教学;智障班因学生智力的不同选编教材,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师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基本功、充满个性与魅力的教学,挖掘学生潜能,补偿缺陷,充分展现新时代特殊教育课堂的风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开花。
温馨有爱的校园生活
在这里,他们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这里,他们是宝贝,感受温暖、享受生活。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笑、一起闹,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是教师与孩子们每天的真实写照。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整理内务……教师们会耐心地手把手去教,直到他们熟练掌握。
精彩有趣的社会大课堂
该校重视学生的体验式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宽渠道搭建平台,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丰富认知、培养情感。在“看春天、小红帽文明行、秋游、医院实践就诊”等这些户外主题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泛化,受益匪浅。
传递温情的家访送教
“温暖着孩子、感动着家长、影响着社会、传播着希望;收集了信息、带回了思考、体会了心酸、感受了震撼!”这是家访的意义。在盛夏的阳光下、暴雨中,教师们携着爱心与责任上路,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次送教家访,通过与家长交流,教师们充分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情况,指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子女的观念。同时,他们还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家校共育方案,真正把教育送到了家门口。
残缺的世界满满的爱
领导关爱——我们深知: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是他们的满满厚爱与殷切希望不断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