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面素色的墙
添上精彩的文字
或者挥毫泼墨
绘制一幅幅图画
便会成为一面蕴含故事的文化墙
你瞧
在遵化这个革命老区
彩绘搬上墙扮靓新农村
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跃然墙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遵化市娘娘庄乡坚持以文塑乡、以旅兴乡,通过着力构建文创产业布局,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娘娘庄乡历史文脉,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强化文化符号元素在城乡形态、城乡业态中的融合,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娘娘庄境内一条条乡间公路的两侧,一面面高颜值的景观墙,让人耳目一新,美了整个夏天、美了整个娘娘庄。它们向游人们诉说着娘娘庄悠久辉煌的历史,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沧桑。



【一面石头墙】硬朗的原石,不需经过太多修饰,以其坚毅自然的形态,大美于天地之间。


【一面安静墙】简洁却不简单,安静却有力道,一面简单的墙,用最少的语言,创造强大的气场。


【一面装饰墙】一面装饰的墙,塑造的却是自身,通过自身的美丽,呈现于观众最美的风景。


【有山水的墙】二维的山水墙,却有着山水之意境,阐述无尽的魅力娘娘庄之美,寄情于山水,让生命更加洁然清雅。


【有故事的墙】:让墙说话,给你讲故事,让墙面自己讲述他的记忆,情景重现,让历史更加清晰。


【有引导的墙】:巧妙地利用空间,划分处小单元,利用景墙的延续性和方向性,引导观赏者,有秩序地开往通向景区的道路。


一片景墙,一段历史
窦妃娘娘的传说——“娘娘贡杏”

卧龙山的传说——“李世民东征”

民国时期开明绅士“尹福清”——“福林农场”

救国报社(《唐山劳动日报》前身)的诞生地,后曾更名为《冀东日报》。


丰玉遵联合县抗日政府所在地,无数革命先烈在此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

大虫峪史话和千年古树文化、皮影文化


为了充分展示娘娘庄乡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乡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全力部署,多方查找文字资料,精心筛选优秀图片,认真设计景墙背景图案,力求展示的内容最完整、最真实。

为了提供优秀的营商环境,娘娘庄持续“筑巢引凤”推动高质量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跑办,不求回报,一心一意扑在项目上,全心全意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凭借着区位优势、便利交通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精准为企服务理念,硬件软件同时升级,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优秀企业入驻扎根。


为了切实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开展“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爱心慰问”等扶贫慰问专项活动,帮困济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为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乡党委、政府高标准打造“金色大道”,并作为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一号工程”来抓,同时,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拆除违章建筑、道路绿化美化等细化提升行动,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乡村环境品质,“绣”出精美画卷,娘娘庄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一步,娘娘庄乡将继续推进“景村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密切联系,从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定位主题形象、创新旅游产品和完善服务配套五大路径进行村域综合规划整治和乡村文化品牌塑造,从而推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