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户都注意了,咱村的张永刚得脑出血了,正在医院治疗,已经花了十来万了,还需要交不少钱呢,日子不好过、不好过,咱们能帮的都帮点儿……”当平安城镇西门庄村的村干部唐绍振用“大喇叭”焦急地喊出这个“特殊消息”时,全村人的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张永刚,四十出头,是村里出了名的厚道人。平时,他和妻子一起种种地、打打工,照顾着年迈的老父和3个年幼的孩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生。谁也想不到他会突然得这要命要钱的大病, 一家子老老小小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妻子一边尽心尽力照顾张永刚,一边东借西凑医疗费……多少次,泪涌到眼角又吞回肚里,太难了……
听闻消息后的乡亲们坐不住了,有的径直来到村委会,关切地问病情,踊跃地献爱心。村民崔文生掏出来二百块钱,“我们一家子少买点儿肉,拿去给永刚治病吧,别嫌少……”“是啊,是啊,摊上这事儿不好过啊,我们都帮着点儿……” 线下村委会,线上街长群,大家都表达着对张永刚的牵挂。
这一天,往日安静的村委会没断“来客”。无论是两委干部、党员代表还是普通群众,大家都为张永刚而来。说起捐款的细节,始终在场的村两委干部们如数家珍:约300多户捐款,捐多捐少都很积极;老人张继海,91岁了,还捐了100元呢;低保户柳建来两回了,总共捐了412元;不在老家的还竟通过微信转捐的;患腿病的保洁员张喜如当时正路过村委会,掏出了兜里仅有的15块钱;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孙东亮也捐了30元……不到一天的时间,全村累计捐款44007元,对于一个“一时有难”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捐款救助患病村民体现了西门庄村的纯朴民风,更弘扬了平安城镇的文明乡风。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日新月异的“硬环境”,还有如沐春风的“软环境”。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常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平安城镇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从以东梁各庄村为典型,在全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到学习身边“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张家街村的兰东升,再到刘官屯自发组织的“村里好人”评选表彰大会,还有马西村等村级各项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在村与村、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乡风文明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乡村建设者
不畏艰难,负重前行
需要一名又一名的乡村主人翁
文明接力,共治共享
但是我们坚信
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一步一脚印,步步踏实
遵化文明乡风一定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