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是“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者人员日”,也就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一个给人带来温暖的字眼,一群充满爱心的人。
也许你还不知道。在遵化,也有一大波“小红人”,他们带着红色的帽子,或者穿着红色的马甲穿梭在各个活动一线,他们很忙,忙着……
当东梁各庄探索的“志愿兴村”初见成效后,2019年4月,平安城镇立即在全镇推广这种“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共建的义务服务模式,从镇直机关到所辖商企、学校、村,组建起了43支志愿者服务队。
他们可能是年迈的老人,可能是稚嫩的孩童,可能是留家务农的妇女,可能是离家挣钱的男人,可能是穷困潦倒的乡邻,可能是功成名就的乡贤…为了镇村的“兴、美、富”,他们走到了一起。
守初心,担使命,他们扛旗帜、着服装、出工力、捐财物、支招数……参与镇村发展的“大事小情”,活跃在“兴遵建功”的第一线、最前沿。
看,基建兴村时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来自平安城镇的志愿者队伍,因“党政所急、镇村所需、自身所能”,他们把服务触角已经延伸到了镇村建设发展的“多领域”,虽是“小组织”,却拥有“聚能量”,发挥起“大作用”。今后,按照“队伍建起来,力量沉下去、服务跟上来、品牌树起来”的建设思路,平安城镇还要将农村志愿服务工作长抓不懈,不断完善,让更多的人都想加入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志愿服务,让乡村振兴的梦更近、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