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存在这种问题吗?
上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难以保持注意力;
不能注意细节、常因粗心犯错;
且容易因外界刺激分心走神;
容易丢三落四,不能自行安排活动等。
常显得安静不下来,小动作多,乱跑、话多,时插嘴、有时与他人发生争吵打斗等。
作业磨蹭、学习成绩差……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上述大多数情况,很有可能他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目前我国小学生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比例是6.26%。
小学生存在ADHD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延迟、神经生化改变、当然最普遍的就是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就包括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和、家庭内暴力、儿童虐待、养育着过于追求安静的性格、父母离异、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缺乏母爱或母爱被剥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负担过重、学习习惯不良、老师教育方法不当、缺乏对儿童的理解等等。
ADHD的危害表现在:学业困难,听课难有效率,作业难完成,导致学业成绩差;人际交往困难,多动、冲动,容易与伙伴发生冲突和争执,;情绪难自我调节,容易自我评价低,常有愤怒、无助、焦虑及抑郁等情绪;容易发生说谎、逃学、打架、斗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成年后反社会、酒药滥用、违法犯罪等问题是正常儿童的5-10倍。
活动摘要: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或矫正目前存在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我院心理科特别与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协作开展《良好行为训练营》活动。前期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评估了五年级组老师提供的30名学生,从中筛选出特别需要关注的六名,这些孩子均存在超出正常值的不良习惯、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在与家长进行了详细沟通后,获得了家长及学生的一致认可及同意,随后开展了八次历时两个月的训练计划。全程由心理科副主任张艳利主持活动,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及辅助游戏训练,不进行精神科诊断与治疗,无提示任何药物干预。活动全程免费,并签订保密协议。
活动安排:每期要求儿童与家长共同参加,共同学习,一起互动,参与每期活动后都有作业,儿童完成情况需要家长填写反馈表,下一次活动中反馈上一周作业完成情况及行为训练结果。先后开展执行能力、分心走神怎么办、合理提要求、不着急弄清楚再行动、《时间计划表》、合理接受拒绝、换位思考、《记忆训练列表》主题活动。
活动总结:历时两个月八次,六组参与家庭,其中一组因为家长原因中途退出,其余五组均参与全部主题活动。最后一期中我们与家长共同评价学生的改变及亲子关系的转变。五组家庭全部反馈,孩子在学习方面上课均能专注听讲,并且能够自主安排学习和写作业,依计划实施。尤其是后三期家长反馈的作业中,所有孩子的作业评分(0-10评价),家长均能评价在6-7分以上,甚至有的孩子的评分能够达到一周多个9分或者10分。而这六个孩子在活动开始时家长评分均是3-4分左右,甚至有的是0分。活动结束后的评分意味着家长对于孩子在做作业及作业完成情况的满意度是极高的。最后一期我们还邀请了某些孩子的任课教师反馈孩子的状况,老师们也纷纷表达了孩子在纪律和上课表现都明显改善,较过去能够控制情绪,能够在课上控制减少多动及走神的情况,而且与其他同学人际关系改善明显,除了自己能够控制冲动行为及其他不良行为外,还有的同学在班上起到了带头作用,提示其他同学做好。随后再次评估《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五组孩子不良习惯、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无超出正常值,其中两人学习障碍的分值临界,较之前明显改善。这些情况的改变让我们非常感动和欣喜。
本次《良好行为训练营》活动,给我和小学教师提示很多,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目前的状况就轻易的给他们“贴标签、问题化、疾病化”,通过亲自互动、游戏、训练的方法不强调治疗什么,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让家长在互动中去了解孩子、感触孩子、甚至达到支持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体会关心,在支持中改善习惯, 循序渐进,大家在活动中都体会到了鼓励和进步。
后续工作:本次活动给我在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中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帮助更多类似的孩子和家庭,在寒假时我们将再次招募同类小组,将该项工作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