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贤志: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追梦人” 贾贤志,男,1983年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镇北义羊村民委员会主任。2013年至今,贾贤志以村为家、兢兢业业、敢于奉献,为村里建图书馆、修路、建饮水工程、建污水管网等诸多民心工程,极大的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村民幸福感倍增,受到村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使北义羊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2018年当选为石家庄市农村优秀青年,2019年高票当选北义羊村村主任,2020年第一季度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 (石家庄市推荐) 张雪霞:致力新药研发26年 打破国外医药技术垄断 张雪霞,女,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她长期从事微生物创新药物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主持建立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生物创新药物筛选和研究技术平台,构建了华北制药抗耐药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生产线,打破了国外的药物和技术垄断,使中国无数患者分享到创新科学发展的伟大成果,大幅度降低了国家和患者的医保负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石家庄市推荐) 陈书民:坚守20年 做深山百姓的健康“守护者” 陈书民,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承德市兴隆县雾灵山乡卫生院刘寨子门诊部主任。刘寨子门诊部地处兴隆县雾灵山镇翻水泉村,距离县城50多公里,环境艰苦,医疗设备简陋,服务7个行政村,2400多人口稀稀疏疏的分布在服务半径约50华里的沟沟岔岔里,这里山路蜿蜒崎岖,交通不便,没有闭路,没有电话,信息闭塞。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陈书民一干就是20年。20年来,陈书民共接诊病人4万余人次,出诊行程20多万公里,骑废了两辆崭新的摩托车,却从没有收取群众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凭着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的付出,成了深山百姓的健康守护者。 (承德市推荐) 边志军:29年致力乡村教育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边志军,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三中学教师。29年来,边志军致力于乡村教育,默默耕耘,默默奉献,他所带班级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19次位居全县第一,因他的影响,很多孩子返回了学校。29年来,他牢记使命,深研教学,先后18次获省市县教学评比一等奖,主持参与省市课题5项,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教辅用书一部。 (张家口市推荐) 徐淑凤:精修医术 服务一方百姓健康 徐淑凤,女,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研究室主任,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多次参加应急抢险工作,每一次都冲在前面,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视爱国奉献为其价值追求,尊重生命、学习不辍、尽己所能惠及病患是其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宗旨和动力。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始终全心为病人、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具有心系患者、心系工作、大爱无私的高尚品格,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秦皇岛市推荐) 杨红梅:巾帼柔情秉正义 利剑仁心铸法魂 杨红梅,女,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负责人、少年法庭审判长。杨红梅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已有22年,在犯罪分子面前,她是一名威严的审判者,铁面无私,毫不容情;但在失足少年面前,她却是一名耐心温柔的“法官妈妈”。作为少年法庭审判长,她坚持庭前调查、庭后回访,帮助无数迷途的孩子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法官,201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刑事审判先进个人,2014年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一等功,2015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 (秦皇岛市推荐) 尹佃枝:仁心仁术 用“爱”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尹佃枝,女,1971年出生,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自1996年从事儿科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儿科临床的第一线,尹佃枝始终坚持廉洁行医,恪守职业道德,对每个病人都能够做到患儿至上,因病施治。她是患儿眼中最和蔼的尹阿姨,是孩子父母最信任的好医生。她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2020年7月,被大厂县评为2018-2019年度“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廊坊市推荐) 周海涛:电力精兵不畏艰难主动请缨 圆满完成援藏任务 周海涛,男,1978年出生,国网徐水区供电公司业主项目部经理。2000年参加工作,从事电力生产一线工作20余年,他扎根一线,做学习上的标兵,以踏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实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2020年3月,为了帮扶西藏阿里地区完成“三区三州”深入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他主动请缨,逆风而行,为新时代电力人树立了榜样。 (保定市推荐) 范力华:一生“嫁”给医院 毕生献给患者 范力华,女,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沧州黄骅市骨科医院副院长。范力华同志一生未婚,从医59年,把一生“嫁”给了医院。她以医疗安全为己任,为保证病人安全,在自己身上实验60余次,做了200余万字的临床和研究笔记,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0篇专业论文。她以医德为本,义务为病人和职工理发7000余次,为病人代付医药费1000余元。59年来,她超标交党费1400元,救助困难职工、支持公益事业投资6000余元。2017年5月,范力华罹患肺癌,她依旧坚持一边保守治疗一边坚持工作,硬是坚持工作一年多,直到癌症骨转移才动手术。2019年1月12日,在临上手术台时,她向党组织缴纳1万元特殊党费。范力华获得省部级表彰15次、地市级表彰28次,县级表彰43次,1986、1990年分别被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沧州市推荐) 牛志前:狮城“火焰蓝”千里驰援安徽抗洪 牛志前,男,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沧州新华区海河东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长。7月16日,牛志前赴南京参加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站长助理任前培训。7月19日23时,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他随救援队紧急出发,经过星夜兼程,于次日7时到达安徽省寿县集结点。灾情就是命令,牛志前没有丝毫休整,迅速投身抗洪救灾工作,困了就在大巴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快速扒拉一口盒饭,手上、肩上都磨出了血泡,手脚被泥水泡得发白,高强度的工作和湿热的天气让他腰伤复发,但他从没有叫苦喊累,始终抢着干最重的活,去最危险的地方。经过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他与队友累计填充沙袋14000余个,打桩1110余根,铺设雨布200余米,固堤230余米,成功处置渗漏、沉降、塌陷等险情8次,溃堤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参加消防救援工作12年来,他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嘉奖5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消防员”。 (沧州市推荐) 李鹤鹏:实施文化扶贫 鼓起贫困群众精气神 李鹤鹏,男,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衡水市武强县电视台驻豆村乡吴寺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发挥文化干部优势,通过文化扶贫,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河北日报、衡水日报等媒体先后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先后获得“河北先进驻村工作队”“衡水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武强县道德模范”“衡水市第三届五四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衡水市推荐) 米琰靖: 创新扶贫模式 精准铺设小康路 米琰靖,女,1980年出生,邯郸市成安县扶贫办科长。近三年来,她完善的档案、台账资料上万份,跑遍了全县近300个行政村,走遍贫困户1800多户。长年累月的工作使她倍感苦累,但每每看到贫困群众一户一户脱贫,她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快乐。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考虑部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限,她谋划了“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订单生产模式,以红薯、秋葵、菊花等为主导产业,直接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邯郸市推荐) 张飞: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带领乡亲种植花卉增收致富 张飞,男,1978年出生,定州市政协常委、定州市花卉协会会长、河北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依靠自己的公司平台为贫困人群提供工作,让他们用劳作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带动更多家乡父老增收致富,让花卉种植这个“美丽产业”开出更加灿烂的“致富花”。目前,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共为200多名留守妇女提供了长期工作岗位。张飞说:“企业作为社会的主体,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 (定州市推荐) 赵伟:“沙海愚公” 甘当大漠深处石油筑路人 赵伟,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华北油田公司公用事业管理处(路桥工程公司)地面工程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他4年坚守戈壁沙漠禁区,完成道路维护维修千余公里;5年勇闯长庆油田、巴彦河套、内蒙古苏里格内外市场,创造2亿产值,先后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油田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华北油田推荐) 范龙:电力铁军用匠心为雄安新区打造绿色智慧工地 范龙,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土建施工分公司副经理。他以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作业态度、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出色完成了多项变电站、隧道、特高压等工程建设任务。他积极投身雄安新区电网建设,主动请缨担任雄安新区首座正式变电站、首个正式供电电源点工程、首座智慧能源立方变电站——剧村220kV变电工程。他组建高学历年轻项目管理团队和课题攻关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清单革命”等方式进行团队思维碰撞,创新施工技术,解决工程难题。疫情爆发后,他带领部分项目管理人员第一批返回施工驻地,积极准备复工复产,积极调配人员、机械等施工资源,剧村220千伏变电工程成为雄安新区首批复工的项目之一。先后荣获国网河北电力优秀团干部、河北省直优秀团干部,参与的课题荣获电力建设优秀质量QC管理成果奖二等奖,参建的涉武、邢西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荣获中电建协2020年度中国电力建设协会优质工程奖。 (省电力公司推荐) 徐攀慧:扎根法律援助10余载 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徐攀慧,女,1974年出生,民革党员,承德市双滦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徐攀慧在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律师证,2008年她选择了“法律援助”,开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十年里,她共办理各类案件千余件,受援人达到3000多人,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2010年被双滦区人民政府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双滦区政法委授予“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承德市司法局授予“法律援助工作先进标兵”;2014年被承德市人民政府授予“承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入选司法部“司法为民好榜样”,市妇联授予“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2019年被承德市文明办授予“承德市第七届道德模范”称号。 (承德市推荐) 闫菁华:创立精准助学模式 惠及更多贫困学子 闫菁华,女,1985年出生,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中学教务副主任、化学教师。宣化区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同时也是宣化区爱心公益促进会“十人精准助学”负责人,河北省在册五星级志愿者。她关爱孩子们,也心系弱势群体。在各种灾害捐献钱款、捐赠物品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响应,积极捐款。她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爱心就像一滴水,汇集起来就是海洋,让我们都来做这一滴水吧,让这个海洋越剧越宽,越聚越广! (张家口市推荐) 刘群英:坚持无偿献血20年 献血总量超14万毫升 刘群英,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沧州炼化公司水务部员工。从2000年开始,刘群英连续无偿献血20年,共计捐献全血12次,血小板190多次。20年来,刘群英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时多达1000个小时,献血总量超过14万毫升,相当于28个成年人血液量的总和。作为沧州市稀有血型分队队长,刘群英曾多次组织沧州市稀有血型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使多名急需输血的稀有血型患者转危为安。他不但自己献血,还鼓励家人和身边同事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挽救了许多患者宝贵的生命。除无偿献血外,他还是沧州市蓝天救援分队的队员,并参加了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红十字会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等十多个公益组织。 (沧州市推荐) 彭栓成:46年坚持不懈 义务理发10万人次 彭栓成,男,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沧州市任丘市会战道街道办事处供应社区居民。自1974年入伍至今,彭栓连续46年为居民义务理发。46年间,他跑遍了华北油田总医院病房、干休所、采油一厂、供应处等14个小区,累计服务10万人次以上。2013年退休以后,他发现许多病残患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不能外出,理发成了难题,就开启了预约上门义务服务,只要有电话预约,他就尽快上门服务。尤其是在医院,他不仅给预约的人员理发,也顺带给同病房其他人理发,有时候,看到在走廊里坐着的人头发长了,也主动停下脚步给他们理完再走,用自己的手艺服务着每个需要的人。当人们向彭栓成表示谢意时,他总是说:“我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身体还可以,就会免费为大家理发。” (沧州市推荐) 李福长:十年爱心公益路 点滴真情暖人心 李福长,男,1968年出生,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城镇白龙村村民。李福长十年前加入了保定公益志愿者协会,先后去过易县山区、涞源山区等地参与公益活动,帮扶贫困学生,看望孤寡老人以及特殊困难人群,通过捐款赠物等多种形式进行慰问帮助。他长期参加走失人口寻找工作,间接或直接帮助了十余人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在疫情防控战役中,李福长又积极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战役的第一线,还向村委会及志愿者协会、保定市爱心协会等多个部门捐款捐物累计千余元。 (雄安新区推荐) 刘晓东:好小伙勇救两个落水女孩 刘晓东,男,1987年出生,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作业六区员工。5月11日,刘晓东巡查时,发现在南皮县四港新河中有两个女孩落水。他毫不犹豫的跳入水中,奋力将即将沉入水中的一个孩子拽向河边。但岸边长满了苔藓,他尝试几次都没有把孩子托上岸,这时河边的两名老太太赶来,将孩子拉上岸。随后,刘晓东又将另一名女孩救到岸边,在两位热心老人的帮助下成功救助女孩上岸。上岸后,刘晓东对第一个救上岸的女孩进行了急救,直至苏醒。 (沧州市推荐) 魏彬:七旬老干部不顾个人安危 勇救落水女子 魏彬,男,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原南宫市文体局副局长(退休老干部)。7月16日早8点,南宫市南宫湖南湖库区内,一名年仅18岁的女孩突然跳入湖中,年近七旬的退休老干部魏彬,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跳入深达20多米的湖水中,并通过组织岸边人抢救,挽救了少女的生命。魏彬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培养的干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邢台市推荐) 姚爱春:以诚信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姚爱春,男,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滦南县意诚商贸有限公司、维特斯国际洗衣店法定代表人。滦南县意诚商贸有限公司前身是永盛批发部,经过两代人30多年的苦心经营,从一个小小的批发部,发展为“海天”、“康师傅”、“崂山啤酒”等滦南、曹妃甸两县区总代理。2012年,复员回家的姚爱春从父亲手里接过管理的接力棒,正式成立了意诚商贸公司。姚爱春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单单是企业,更多的是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作为一名个体经营者,他讲求的是诚信为本、以德聚财;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他讲求的是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作为一名家庭成员,他讲求的是勤俭节约,文明简朴。姚爱春讲信用、重信誉,以信立业,以质取胜,用诚实的劳动,无私地奉献,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唐山市推荐) 冯彪: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擦亮企业诚信“金字招牌” 冯彪,男,1984年出生,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福华公司总经理。2005留学回国后的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旗帜,通过建立一整套新型管理体系,进一步擦亮企业诚信“金字招牌”,让这家传统企业走上了发展新路。企业先后荣获“河北省诚信企业”等称号,林彪也荣获“廊坊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2020年7月,被评为“2018—2019年度大厂回族自治县诚实守信身边好人”。 (廊坊市推荐) 李金贵:严把产品质量关 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李金贵,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轴承锻造、车加工和热处理行业20多年,李金贵认真践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积极倡导广大员工树立“对企业诚信、对质量诚信、对客户诚信”的良好诚信理念,秉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将鑫泰公司从小做大,从大做强,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做成了现在年产值2.6亿元,拥有500多名员工的知名现代化企业,这些业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诚信理念。他先后被授予邢台市劳动模范、“河北省乡镇企业家”“河北省劳动模范”“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企业家”“邢台市管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邢台市推荐) 刘宝军:孝子悉心照顾瘫痪养母 诠释平凡大爱 刘宝军,男,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唐山市滦南县财政局退休职工。2015年,刘宝军的母亲患脑梗塞,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痴呆,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自此,他就全身心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坚持了五年。五年不懈的坚持换来的是母亲的“健康”,刘宝军的孝行还在进行中。作为父母抱养的孩子,刘宝军说:“生我养我者父母,舍命可报。生我未养我,断指可报。未生我未养我,何以为报!” (唐山市推荐) 赵烁:90后小伙儿悉心照料失智失能父亲11年 赵烁,男,1993年出生,廊坊市文安县孙氏镇姜庄子村村民。赵烁从15岁就开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经过多年悉心照料,他父亲恢复得很好,已能下地走路。当年父亲生病欠下了六万多的债。这些年赵烁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打零工。他每个月微薄的收入除去家里开销,还能攒出几百还债。10年赵烁靠着打零工把债务全部还清。赵烁说:“哪怕他不认得我,不跟我说话,还经常闯祸,但只要有父亲在,我就还有一个家。”他用一颗至善至孝的心和永不言弃的信念,让他永远守着他的父亲和他心中的这个家。 (廊坊市推荐) 贾阿芳:坚持十余年照顾患病婆婆和年幼小叔子 贾阿芳,女,1977年出生,保定市蠡县鲍墟镇正西庄小学教师。公公意外去世,婆婆常年生病,多年照顾生病的婆婆、年幼的小叔子,自己硬生生地撑起整个家。因家庭负担较重,寒暑假贾阿芳都是放弃休息的时间,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小叔子成年后,贾阿芳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盖好房子,帮着小叔子结婚聚妻。现如今,一家人和和睦睦,她和妯娌之间更是亲如姐妹,婆婆的身体也逐渐好转,全村人见了都会夸赞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孝老爱亲模范。 (保定市推荐) 魏朋书:好小姨养育外甥17年 魏朋书,女,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邢台市开发区留村镇善北村村民。2003年,魏朋书作出一个养育外甥魏铜群的决定,17年如一日照顾魏铜群,供他上学,直到他成家生子。魏朋书本人有一儿一女,但心里待铜群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给他一份完整的母爱。外甥魏铜群动情地对小姨说:“这么多年了,我虽然没有喊过你一声妈妈,但在我的心里,你早就是我的妈妈了!” (邢台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