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历史久远,神秘莫测,为你揭开遵化千年小镇的迷人面纱...

作者:遵化文明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17-04-01 00:00:00

在遵化市东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千年古镇——铁厂,它东临迁西,南接丰润,距城区70华里。


铁厂镇历史悠久,地势优美,风景秀丽。地处燕山余脉,大小山峰林立,辖区内有邱庄水库、双女河、珠龙河,山青水秀,峰奇洞异,林木茂盛,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这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等特点。


特别是我市成立燕国文化研究会以来,经过文史专家们的辛苦考证,让铁厂诸多的燕国文化古遗址又火了起来。

摄影:刘满仓


铁厂镇的由来

铁厂镇的历史由来已久,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6年)《重建铁厂城碑记》载:"遵化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相传它晚于玉田,早于遵化,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铁厂镇初名为白冶庄(白--荒凉意,冶--冶炼铸造)为防御边寇始建土城,驻守军队。后经宋元两代,一直在此炼铁铸造兵器盔甲。传至明朝,由于铁冶业不断发展,人口也逐年增加,于是把白冶庄,改称白冶厂。后来为了纪念古老的铁冶历史,把白字换上了铁字,就叫铁冶厂;清道光年间,铁冶厂又改为铁厂 

中唐冶铁遗址

明朝时期,中国最大的官办炼铁场,就是位于顺天府所辖的遵化境内铁厂。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 就记载了遵化冶铁的情况:“西北甘肃,东南泉郡,皆锭铁之薮也。燕京遵化与山西平阳,则皆砂铁之薮也。”砂铁开采相当容易,“一抛土膜即现其形,取来淘洗入炉,煎炼熔化之后与锭铁无二也。”

明冶铁炉

可见在遵化境内发展冶铁,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明英宗正统二年,又将这里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冶铁厂。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此地参加炼铁的工人数量最多达到2500余人。明朝永乐年间皇帝下旨“兵家用铁专用遵化大同”,更确立了遵化的冶铁基地地位。景泰元年,巡抚永平等处右佥都御史邹来学向皇帝上奏:“边务方殷,铠甲不足,乞于遵化铁冶出铁二十六万斤,附近官库出布五千匹,成造备用。”朝廷准其所奏。

焦子山遗留铁焦

为了对付蒙古瓦剌部也先的入侵,朝廷一次就从遵化铁厂调拨铁26万多斤。以当时的冶铁能力计算,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按出铁三分之一计算,共需要约390炉方能炼出。这也足以证明,当时遵化铁厂的冶铁规模已经相当可观。

网络配图

至今在铁厂镇东北,尚有明代建造的72座炼铁高炉遗迹。这些高炉遗迹,依傍于山腰之间,与《天工开物》所记炼铁炉的建造方法相同。铁炉附近还遗留有大量的焦炭,以及冶铁过程中遗弃的铁镏子。这些堆积物,高出地面约8米,深20余米,面积竟达6万余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冶铁厂的面积之大。

丹麦学者华道安(右一)、英国学者秦汉杰(左一),在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延祥陪同下,对铁厂镇冶铁遗址进行考察



古镇风貌

随着炼铁业的发展,铁厂附近形成了一座较大的集镇。明孝宗弘治元年,曾在此修筑石头城,后因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倒坏之处甚多。万历年间又对城墙进行了重修。重修后的铁厂城墙,周长2千米,高达10米。

四门皆悬挂匾额,东西南北分别为:“海岳清宁”、“山河盘带”、“峰峦耸秀”和“畿辅保障”。北门城楼上还建有小庙一座,南门城楼上则建魁星阁一座。随着岁月的流逝,目前铁厂城墙仅残存100米,但残砖碎瓦与座座炼铁炉,仍然记录着那些遥远的往事。

清王朝建立以后,清政府出榜安民,鼓励农民垦荒种田,提倡经商,于是城里城外商号越来越多,到清中后期,铁厂的大街两侧商贾云集、铺户林立,成为远近闻名的重要集镇。据老年人回忆,民国以前镇内买卖铺户还有二、三十家,其中大杂货铺有天瑞成、广利厚、广聚号、广生号、双义合等;粮行有大成兴、永聚祥;酒烧锅有临泉涌、义丰号;糕点铺有万会成、大成样;首饰店有广合楼;当铺有祥茂当;大饭馆有和顺馆、永顺馆、福生馆、义和馆、聚盛轩、三义栈、信记饭庄等;旅店业有侯家店、甄家店、张家店、徐家店;此外还有锡器店、中药店、肉铺、烧饼铺、酒馆等二十多家。因此,当时有遵化第二镇之说



燕昭王墓与无终洞

铁厂镇不仅具有历史悠久的冶铁文化,根据清代《遵化通志》记载和实物考证,铁厂镇的另一个文化闪光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文化,现在,在铁厂镇政府所在地铁厂村一带,也分布着众多战国时期燕文化遗址,如燕昭王墓、无终子洞等。

摄影:刘满仓

在铁厂村西约2华里,无终洞的山脚下,曾有一座高大的古墓,这就是燕昭王墓 (现村内存有清代燕昭王墓石碑) 。古时这座墓光坟头就占地1亩3分,墓前立有牌楼、华表等建筑,周围古树参天,整个墓地十分壮观。

残留墓碑上书昭王墓

据清烟水散人徐震所著《乐田演义》记述,慎靓王5年,燕国正值燕王哙在位为君,他贪图逸乐,受奸臣蛊惑,思以尧舜传贤让位之美名,将王位拱手让予奸人子之,并废太子平为庶人。为躲避奸人谋害,太子平随太傅郭隗二人逃到无终洞避难。

不久,燕被齐战败,危难之时,玉田百姓于无终山求得太子平,立为昭王。燕昭王继位后于易水之畔筑起招贤台,后在亚卿乐毅的扶助下,养兵28年,一战胜齐,仅六月而下齐七十余成,尽报燕之深仇。

太子丹时期,因太子丹大惧秦国,派武士荆轲赴秦行刺未成,秦大举灭燕,太子丹知大势已去,携先祖昭王遗骨逃往东北一带,到铁厂时,为躲避秦军迫害,将昭王遗骨葬于无终山下,自己隐修于无终洞中。后来,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来此游无终洞,祭拜燕昭王,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

无终子洞简介碑文

传说铁厂在很早以前,这里属无终国,无终国战败以后,国王曾避难于此而得名。后来到燕国时期,燕太子丹也来此洞避难,后死于洞中,为纪念燕国之主,后人于洞内建一小阁,将他的像塑于阁内,祝福他得道成仙。直到建国前此阁还保存完好,每到节日当地人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 



《桃花源记》原型

东汉末儒士田畴,为避战乱与政治迫害,“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三国志•魏书》)田畴所建立的堡坞,叫做“无终山都邑”。“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相当繁华!


田畴建立的“无终山都邑”让100多年后的陶渊明深为向往,他曾千里迢迢跑到无终山一游,写了一首诗来抒发向往之情: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 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诗里说的“田子泰”就是田畴。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便是以田畴的“无终山都邑”为蓝本!他描绘的那个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就来自于对田畴在无终山避世隐居建立“无终山都邑”的探索。而“无终山都邑”就是今天的铁厂镇。

而在遵化建立世外桃源的名士田畴,曾被遵化人民敬奉在遵化文庙的乡贤祠!

小编可不是瞎说的!有史料为证☞清康熙年间《遵化通志》记载乡贤祠供奉田畴:



历史古迹

铁厂镇历史悠久,自古遗留下来的古迹遗址众多,它们记录着铁厂历史的变迁。

无终古道


无终古道仍依稀可见的车辙和马蹄印见证了当年的喧嚣与繁华(瞬间就触摸到了历史的痕迹有木有)



当年的马车——花花辘车(仿佛一下就穿越了呢~)


古泉喷珠

铁厂北山龙王庙有一股清泉,建庙时在庙前的泉水周围修建了一个约四丈见方水池,扶池观看泉水不断上涌,水泡有如一串串的珍珠浮到水面而止,故称古泉喷珠。

现存的古井喷泉泉池

水池南面有一石凿龙头镶砌在水池墙脚,泉水从龙口泄出,亚如卧龙吐水。明朝守备曾将池水引入城内衙门饮酒亭,厨师把菜做好放入水池,池水便将菜送入饮酒亭了。此庙已在文革期间拆毁,泉池仍在。

泉水流向墙外池塘

鲁氏贞节牌坊


遗址


贞节牌坊残留石刻

秃尾巴老李庙遗址

秃尾巴老李庙遗迹—石狮子

水火二仙姑祠

当年水火二仙姑祠旧址

珠龙河码头遗址

码头附近

古城墙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厂作为具有千年文明的历史古镇,由于炼铁业的发达带动了当地其它行业的繁荣,尤其是集市、庙会、节庆、祭祀的兴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很多,花会表演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高跷、秧歌、舞龙、舞狮、旱船等。

古代庙会

在铁厂,最具代表性、最受群众欢迎的还要数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钹和遵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龙。

铁厂飞钹自明末一直流传到现在,清朝晚期时最为兴盛。每逢丰收、庙会、过节人们都要表演飞钹。它是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厂飞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

铁厂飞钹表演

铁厂飞钹表演

双龙是铁厂人民为纪念无终国国王无终子和燕国国王燕昭王这两位圣贤,而根据古代军事阵法而编创的民俗花会项目。铁厂人喻两位国王为两条龙,并以龙能兴云降雨,变化无穷,消灾降福的传说为底蕴,根据古时军事阵法编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双龙活动,传承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铁厂双龙

铁厂双龙


铁厂镇历史文化古迹多分布于铁厂镇铁厂村、刘庄村境内,古迹分散却又相对集中,由点连片。2016年9月30日,遵化市人民政府下发了《遵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遵化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遵政字〔2016〕84号),公布了铁厂镇明代最大官营冶铁遗址、燕昭王墓、无终子洞、铁厂古城址等40处遵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铁厂

铁厂镇在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铁厂会议和甲山战斗发生在这里。

铁厂会议:1938年秋,八路军四纵队挺进冀东,8月25日,司令员宋时轮和政委邓华,先后率部进驻铁厂村的鲁家大院。8月27日,四纵队政委、中共冀热辽特委及冀东抗联各部负责人在此举行了联席会议。主持会议的是邓华政委。胡锡奎、李楚离、李运昌、王仲华、周文彬和代表洪麟阁部的杨十三、代表高志远部的陈宇寰、代表鲍子菁部的张乐天等参加了会议。

甲山战斗:一九四二年春,日寇在我冀东地区推行了四次强化治安运动,实行野兽般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我冀东军民进行疯狂的扫荡。抗日战争进入了最紧张、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

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十二团政委刘成光等250余名官兵在护送一批政工干部去平西集训的途中,遭三千余名敌伪军围堵,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敌人殊死搏斗,英勇就义,自此长眠于甲山脚下。

甲山战斗纪念馆

未成年人红色教育


铁厂镇发达而悠久的明代冶铁文化、神奇而古老的燕国文化,足以彰显古代铁厂及遵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如今的铁厂虽不再是冶铁基地,却保留了青山绿水,“城落群山环抱里,人在花香鸟语中”成为铁厂新的名片。

摄影:李荣升

这里的山郁郁葱葱,桃园、梨园、苹果园……各种水果香甜可口!

网络配图,向原作者致敬

这里满山遍野的山野绿植带给你最朴实、最美味的农家饭菜。


这里的水清澈明亮,鲫鱼、鲤鱼、野鸭蛋……各种野味应有尽有!


这里的花缤纷鲜艳,杏花、梨花、桃花、苹果花……一波接一波的花期,一浪接一浪的花海!



这里,有广袤的山地、原始的生态、清澈的湖泊、淳朴的民风,并将建设“燕国文化旅游产业园”,可以料想,在不久的将来,千年古镇必将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休闲圣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家都在看





       || 友情链接

        河北      贵州      北京      四川      重庆      山东      湖北      云南      福建       上海      陕西      辽宁      新疆      安徽      甘肃      黑龙江      浙江      广东      山西       海南      江西      宁夏      湖南      河南      广西          芜湖      威海      武汉      绍兴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