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滋润城市。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大力宣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思路、好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即日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推出“一把手谈文明创建”栏目,由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思路、举措。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市教育局的做法和下步打算!
张偀
市教育局局长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德育队伍提素、三全育人改革和文明校园创建”三大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 优化德育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施策水平 构建科学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实效 创建文明校园,增强育人综合实力 下步打算和举措 一是强化师资配备。建立思政名师和优秀班主任遴选竞岗机制,健全少先队、共青团、德育处等德育组织机构,2年来,累计评选思政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班主任和德育干部268人充实到一线重要岗位,极大促进了德育队伍换血提质。二是强化科研引领。以“创新德育模式、推进育人实效”为宗旨,依托我市10个名师工作室,大力开展德育项目研发,56项班级管理经验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其中《自主管理、智慧成长》育人模式被教育部命名为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并在全国推广。三是强化素质提升。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全员培训和“种子”班主任事迹巡讲。常态开展德育沙龙论坛、青蓝结对帮扶和技能比武练兵活动,干部教师德育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68人被评为唐山市级优秀班主任,10人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一是课内课外融合育人。加快推进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试点6个。积极开展户外课堂建设,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和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命名教育基地52个,定期组织现场参观体验、追寻先烈足迹、传统文化感知、撰写实践报告等多形式的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经典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高尚情怀。二是学校家庭携手育人。大力实施“家校共育”工程,成功打造精品家长学校68所,每年组织家长培训1000多场次,常态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崇尚文明,守望相助”等家校牵手活动,家教水平大幅提升,家校育人合力显著增强。三是主动引领社会风尚。擦亮“志愿遵化”品牌,组建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四位一体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55个,常态开展交通协管、卫生清理、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正气,树立阳光市民形象,成功打造省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2个。开设“雨兴”、“育英”等公益讲堂15个,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和“建设书香遵化、富强遵化、文明遵化”等各类公益讲座100余场次,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环境氛围更加浓厚。
一是机制推进。以“精神文明引领学校发展”为宗旨,相继出台《文明校园创建》系列文件15个,强力推行“领导包片、专人包点、系统联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台账推进、考核促进”的管理办法,形成了统一领导,全系统齐抓共管,高效推进,压紧压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模板复制。确定了“培树模板,整体推进, 推优晋级,点亮品牌”的创建模式,多媒体搭建“随手拍竞晒平台”,累计推出可复制典型经验152条,常态开展交流互鉴、观摩拉练、对标赶超等学练赛提活动,成功打造各级文明校园68个,全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热情空前高涨。三是创新引领。强力推进遵化特色与校园文化创新融合,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创意大赛”,选树“弘扬穷棒子精神”、“发扬愚公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等文化特色示范校25所,文明校园品位全面升级,2019年,在国家文明城市实地测评中连续两次以满分战绩摘得桂冠,黄骅、迁西、曹妃甸、张家口怀来等多个县市相继来我市进行观摩学习。
下一步,这局将以全面推进一体化德育构建、文明校园升级、红色基因传承为主要举措,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