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有这样一个五口之家,公公和婆婆今年都已60多岁,两位老人体弱多病,12年前,他们的儿子突然离开人世,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身处逆境,儿媳董丽华以一颗大爱之心勇担责任,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多年来,董丽华孝敬公婆、抚育儿女,她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照顾家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董丽华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与丈夫王彬结婚后,夫妻恩爱,一双儿女活泼可爱,令人艳羡。然而2009年,王彬被查出患有心肌梗,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次年4月,他心脏病突发,骤然离世。不幸的是,婆婆在第二年也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医疗费用、家庭的日常开支需要筹划,孩子们还得上学,董丽华默默地坚守着,她说,“我在,这就是个家;我走了,这个家就完了。”
2013年4月,婆婆突然心脏病发,在婆婆病重期间,董丽华衣不解带,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经过治疗和精心看护,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同年,婆婆又患上抑郁症,董丽华就像哄小孩似的哄着婆婆吃饭、吃药,直到她转危为安。
困境中,为让子女健康成长,董丽华发愤图强,在繁重的家务之余重拾课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不仅孩子的学习成绩日益提高,她也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
多年来,两个孩子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格外乖巧懂事。董丽华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就端水拿药,照顾生病的奶奶。公公虽然身体不好,但为了补贴家用,也到村外打零工挣钱。婆婆看着儿媳无怨无悔地为家奔波操劳,也改变了爱发火的脾气。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生活氛围其乐融融。董丽华坚信“家和万事兴”,她努力做一个“好儿媳、好闺女、好妈妈”,尊敬老人,疼爱子女,用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亲人。董丽华用对爱、对家的坚守,诠释了中华文明家庭的忠孝真谛。
2013年,董丽华被评为“遵化市第五届孝星”;2014年被评为“遵化市道德模范”“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5年被评为唐山市道德模范、最美青年;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家庭。
“亲恩不可忘,百善孝为先”,这是董丽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有力鞭策。她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传递忠孝和美的家风,让自己的家庭充满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