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遵循,全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凝聚起全市70万人民奋力开创“书香遵化、富强遵化、生态遵化、文明遵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力量。
全国文明城市遵化 摄影:李文惠
精神铸魂
——在创建中彰显“干部铁军”形象
深入一线激发创建活力。遵化市委市政府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精准的指导体系、有力的推进体系”,建立健全五级快速反应、常态督导、考核考评等工作机制。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全市人民一道砥砺奋进,同心筑梦。
实干担当汇聚磅礴合力。各单位拧成一股绳,高标准落实“包联责任制”,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学校教师纷纷加入进来,投入“兴遵建功”行动,深入社区“双报到”,主动请缨楼门长,义务开展“洁城行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创建热潮汇聚成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合力。
遵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 摄影:唐师师
文明实践
——在创建中擦亮“志愿遵化”品牌
遵化持续打响“志愿遵化 仁爱永驻”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文明血脉。
文明实践全覆盖。县级领导带头注册志愿者并参与志愿服务,高标准打造 “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在公共场所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668支注册志愿服务队、119321名注册志愿者倾力投入文明城市创建第一线。
典型引领树正气。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晓静,逆行消杀的“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李俊岭,深耕家庭教育的全国最美家庭赵生老人,被称为“编外区长”的张玉茹大姐……广大志愿者们用义务奉献树起一面旗帜,用实际行动擦亮“志愿遵化”品牌。
全民参与齐动手。党员的倾情奉献,志愿者的带动引领,赢得了市民的支持点赞,更赢得了配合参与。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都积极参与创建,争当志愿者。这座千年古城与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
遵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志愿服务大集市活动 摄影:白剑昆
幸福宜居
——在创建中增强市民获得感
“现在小区环境好了,服务好了,住着心气顺。”眼瞅着改造后的环境,文礼小区居民李凤芹满意地笑了。遵化市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呼声,推进民心工程。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持续打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等整治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完成通华东街翻修改造,府前西街、建明西街等道路工程加快实施,5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改造老旧小区25个、背街小巷62条,新改建公厕8座,施划停车位1.1万余个。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金牌保姆”服务品牌持续打响,遵化市成为河北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的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发挥“雪亮工程”“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构建“人工智能+文明创建”模式。社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物业小区业委会比例达90.18%。
城市生活更加宜居。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小广告8万余条,粉刷墙面2.9万平方米,清洗路面189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城乡环境持续向好,百姓生活更加宜居。
市民素质日益提升。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树“开放包容、务实尚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新时期遵化人文情怀,充分利用《文明遵化》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视频号,开启线上直播模式,“书香遵化、全民阅读”“端午经典诵读”“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发布”等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制作市民素质提升引导、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宣传小视频150余个、微文250余篇,浏览量达700万。
遵化市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摄影:唐师师
今后,遵化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让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全国文明城市遵化 摄影:李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