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做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权威解读】重磅!官方权威解读这一问题

作者:遵化文明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8-09 10:30:15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了八个方面31条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引导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如何发力?在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考虑?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将有哪些政策措施?7月20日,国新办举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介绍《意见》相关内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破除隐性壁垒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长期以来,不同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阻碍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下一步在破除隐性壁垒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春临:围绕解决这一问题,《意见》专门就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

一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的回应机制。

二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强化反垄断执法,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许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定期推出市场干预行为负面清单,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三是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发挥信用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业的获得感。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是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推动修订《企业破产法》并完善配套制度,优化个体工商户转企业相关政策,降低转换成本。

围绕加快落实上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相关工作。


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在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如何发力?

安立佳:练好内功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在创新发展方面,将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推进重点产业链民营企业数据库建设,深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多措并举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在协调发展方面,将继续搭建民营企业与地方对接平台。下半年,我们将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组织一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贸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将企业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在绿色发展方面,今后,我们将以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在开放发展方面,以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两送一防”)行动为抓手,积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在共享发展方面,聚焦稳岗就业、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三个领域,将继续组织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民营企业光彩行活动,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


优化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


工信部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徐晓兰:工信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健全法治环境。深入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出台配套法规。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工作,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力完善政策环。推动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仅去年一年,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就达40多项,带动省级出台的配套政策文件270多个,同时,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压实各方面责任,切实让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的“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搭建了创新载体、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激发涌现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是不断改善融资环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推广随借随还随贷等新模式,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

五是加快构建高效服务体系。推动初步形成以国家、省、市、县四级近1700家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骨干、3800多家省级以上服务示范平台为支撑、广大社会化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从上述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积极开展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


《意见》提出要完善融资政策支持制度,工信部在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徐晓兰:近年来,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一是扩大中小微企业间接融资规模。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1%,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3.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1个百分点。

二是促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截至2023年6月底,已累计有14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已上市企业的27.7%。其中,2023年1—6月,新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家,占A股新上市企业的59%。可以说,专精特新企业以其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三是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聚焦国家战略开展投资业务,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力度。截至6月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累计设立31支子基金,子基金募资总规模近900亿元,完成投资项目达到1100多个。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在强链补链稳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工信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政策措施?

徐晓兰:工信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开展梯度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五批12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近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促进资源集聚,推动协同创新。三是加强创新赋能,注入创新活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一是示范引领促进规模质量双提升。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二是融通带动形成协同创新合力。通过揭榜发榜等形式,搭建大企业、高校院所与中小微企业间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的深度对接,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良好发展生态。三是创新赋能提升综合发展优势。深入开展“三赋”全国行活动,举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 友情链接

        河北      贵州      北京      四川      重庆      山东      湖北      云南      福建       上海      陕西      辽宁      新疆      安徽      甘肃      黑龙江      浙江      广东      山西       海南      江西      宁夏      湖南      河南      广西          芜湖      威海      武汉      绍兴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