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带给人类无尽的知识和财富,人们的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的涵养和劳动技能的培育提高,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阅读水平。为此,有识之士呼吁,应当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 而欲使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图书馆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搞好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面对的是社会公众,理应转变观念,对自身进行宣传与推广,以期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首先应设立专门的宣传推广部门,选派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其次,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工作的目标,规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比如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让大众对公共图书馆的位置、环境及新馆建设有所了解。三是开展“图书馆体验日”活动。邀请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读者和媒体记者走进首都图书馆,体验图书馆员每天的图书上架整理、图书借还、文明行为督导等服务工作,让人们对现代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有了深入细致的认识,进一步拉近图书馆与大众的距离。
采取措施,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要想使人们走进图书馆之后,就爱上图书馆,迷上图书馆,就必须在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凝聚力上下功夫。除去留住专家、学者等“常客”,还要注重扩大读者群,增加覆盖面。所以,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策略。比如,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书法比赛、老年大学辅导班的形式,把老年人从寓所请出来;通过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实用技能培训、各种联谊活动,把中青年人从酒馆吸进来;通过读书竞赛、作文大赛、讲故事比赛,将青少年从网吧、游戏厅争过来; 开办无障碍阅览室、观看无障碍电影、完善各类盲文图书和视听资料,让视障读者从家中走出来。
拓展服务,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民共享。一是开办网上“数字图书馆”,实现城市图书馆与农村、社区、企业、学校联姻,主馆、分馆、阅读站,直通读者第一线。二是开展以送书籍、送知识、送温暖、送关怀为主题的爱心传递活动,把图书馆办到村头、街头、炕头,让老、少、边、穷地区的读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图书馆热情周到的服务。三是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与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科学渗透,不断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该在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权利的基础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是我们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