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夺取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双胜利”,加快建设“书香遵化、富强遵化、文明遵化”,市教育局拟从7月20日开始在《甘霖润桃李》平台系列刊发一批亮点学校,供各乡镇教育办、市直学校学习借鉴,从而营造对标赶超的浓厚氛围!本期刊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成长中的小厂乡沙岭子联办小学》,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沙岭子联办小学位于遵化市小厂乡的东北部,始建于1962年,占地面积3881平方米,建筑面积63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名,其中本科5人,专科2人。小学生39人,幼儿12人。所辖六个行政村,九个自然村,覆盖人口2980人。
沙岭子联小是我市一所小规模山区学校,学校在各级领导关怀指导下,克服困难,精打细算,合计投入52.5万元,加快推进学校软硬件建设,促进学校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硬件建设
搭建“爱心桥”。为尽早改造学生上下学路上的旧桥,给学生营造安全环境,学校多次结合小厂乡党委政府,得到大力支持,争取到恒祥矿业有限公司慷慨解囊,投资20多万,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一座18米长,2米宽的钢结构桥,确保了雨季到来前竣工,解决了学生上下学交通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六村百姓齐叫好。
硬化操场及道路。"把钱用在刀刃上”,利用学校仅有的3万元经费,先顺利完成西操场硬化面积530平米,又找到当地企业家资助,为学校投资5万余元,硬化东操场和大道面积900平米。
铺草坪,改台阶。投资5万余元,改造台阶7个,铺设草坪720平米。
换门窗,配玩具。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8.4万元,用于更换教室门教室门,加一层窗户,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温暖的环境,并配备了两套大型玩具,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配备桌椅和小床。在教育办的带领下,学校联系天津津哈公益,为学校捐赠幼儿桌椅25套(1桌4椅)、小床100张、三件套100套。
配备桌椅和小床。在教育办的带领下,学校联系天津津哈公益,为学校捐赠幼儿桌椅25套(1桌4椅)、小床100张、三件套100套。
新装自来水。投入0.9万元,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上了自来水,安上了洗手盆,购置了压力罐、更换了水泵和线路,为学生养成洗手习惯,保障健康卫生打下了基础。
改造伙房餐厅。通过教育办联系多个学校将退役下来的设备维修再用,把家里的冰箱、冰柜搬到学校用,并投入4.8万元把学校食堂打造成标准化食堂。目前,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添置图书教具。天津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公益文化促进分会献爱心,为学校捐助幼儿玩具100余个、幼儿图书200余册、儿童衣物50余件。
软件提升
小厂乡沙岭子联办小学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学校内涵文化的提升。
文体活动 。为丰富幼儿及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与兄弟学校沟通交流,争取到文体专业老师为孩子们上课;同时争取到第六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来校支教,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升教师素质。牢牢把握“教学生命线”,向课堂要效率,通过加大教研力度,严格落实听评课制度,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自我提升平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武新宇老师的优质课《四季》被评为全市一等奖,并为全市教师做观摩优质课。杨晓菲校长在“守初心,担使命,兴遵建功”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李品老师的《口算乘法》在全市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凝聚家校合力。学校十分注重发挥动员家长力量,营造家校共促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环境。在学校干部教师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精神感召下,广大学生家长纷纷主动参与学校点滴建设,发挥志愿精神,出工、出力,无偿为学校师生服务,共同描绘学校更加美好明天。
落实营养计划。为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村小学生每人每天都可以免费喝上一盒牛奶,吃上一个鸡蛋。9月2日开学第一天,小厂乡沙岭子联办小学准时准点将营养餐送到每位学生手上。有的学生自己剥不好鸡蛋,老师就亲自为他们剥好送到手中,妈妈般小小的举动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直以来,小厂乡沙岭子联办小学在市教育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怀着感恩心,不忘奋斗志,肩负使命,不断前行,成长着,壮大着。回首过去,莘莘学子在这育人的环境中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展望未来,沙岭子联办小学定会续写教书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