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礼仪”是指人们在公共的社会生活交往中必须遵守的礼仪,它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礼仪风范,而且也是融洽社会人际关系、营造社会文明的重要阵地。
选择商品时,注意爱护商品,对紧俏商品,不要拥挤抢购,维护购物的秩序,公平交易,不可强买,不可欺店,要尊重售货员。购物发生纠纷时,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交涉,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理解售货员的工作。
观看电影时,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吸烟,不要大声议论故事、人物及情节。
观看歌剧、舞剧和戏剧演出时,要提前入场,不能中途入场、退场;要着正装;演出过程中不得随意鼓掌、呼倒好;不可吃零食和饮用饮料。尊重演职员,演出结束时,要报以热烈的掌声,必要时应该起立鼓掌。
退场时,要礼让,不要拥挤,首先请领导、长辈、女士和儿童先行。
社会生活是除了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以外的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社区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社区文化是建设社区文明、美化和丰富社区生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社区文化的形式包括:市民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市民的艺术活动、市民的体育活动和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社区文化的主持者可以是街道、村镇、居委会等行政部门,也可以由各种协会等民间组织策划实施。
每位社区成员要以平等的心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以学习的心态接受社区文化的教育。每位市民可能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但是,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时,要谦逊好学,甘当小学生。努力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以主人的心态关注社区文化建设。每位市民都要将自己看作是社区的主人,多一份主人翁的责任感。
宾馆、饭店、酒店,是团体或者个人进行商务、政务活动或者旅游时异地食宿的场所。人们普遍认为,入住宾馆应该享受到比自己家庭更好更舒适的生活。这种舒适的生活除了宾馆员工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外,凡是入住宾馆的客人,共同遵守宾馆的礼仪规范,也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要求客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形象:为了维护宾馆的文明和社交礼仪氛围,出入宾馆的人应该衣冠整齐,举止文雅。
爱护财物:每位客人都要爱护宾馆内的寝具、洁具、餐具、文具和其它设施。
遵纪守法:客人入住宾馆,要据实登记,遵守宾馆住宿约定,尊重服务生的劳动。
保持宽容和谐心态:不窥视、不谈论他人隐私,中国客人、本地客人要尊重海外和外地游客的风俗习惯,不围观、不议论、不讪笑外国人和外地人。
街道广场是市民交往、休闲、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维护街道广场的文明环境,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义务。在文化广场,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污言秽语,不乱丢垃圾,不赤背乘凉。爱护草坪、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城市街心雕塑。
市民无论是购票、检票,还是进站、登机、都要排队,鱼贯而行。进入候车、候机大厅后,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无故奔跑,不要乱丢垃圾,不要抢占、强占座位,不要在座位上横躺竖卧。
读者进入阅览室时,要衣冠整齐。
遵守借阅制度,爱护图书杂志,不可涂抹、圈画、折页、拆改借阅的书籍,不要用唾液舔手指翻页。
保持阅览大厅的安静,低音交谈,轻移桌椅,禁止喧哗。
维护阅览室的清洁卫生,不准一边阅览,一边进食干鲜果品,不可将残余饮料乱泼乱倒,不要乱丢纸屑。